经典心理电影推荐

发布者:臧力发布时间:2017-07-03浏览次数:2436


1《玛丽与马克思》

精彩影评: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样本”。每天行走在大街上,每天打开电视机,总有人告诉你什么叫“完美”:漂亮女人皮肤要好,白净还要有光泽;苗条身材也不能少,个个都得骨感得像T台上走秀的模特;好男人要努力向上,一边开着跑车去请美女喝红酒,间或还不忘掏出手机开视频会议,不错过重要商务活动;幸福的家庭要三代同堂,老人小孩都在镜头前笑意盈盈,子孝妻贤,美满安康……

但是,我们都不完美。也许我们暴饮贪吃,身体肥胖;也许我们相貌丑陋,头上有个胎记;也许我们的父母只是酒鬼和民工,整天喜欢收集路上的死鸟;也许我们昨天刚刚和老公吵架,因为他告诉你,他是个同性恋。怎么办?怎么办?在这个有“完美标准”的社会里,我们这些满身缺陷的人该如何自处?我们只能掩面而去、落荒而逃,躲进自己的小屋与世隔绝,仅通过打字与人交流,然后在网络上为自己选一个虚假的头像,当做伪装。

马克思说:“如果我在一座荒岛上,我就会习惯无人陪伴,只有我和椰子树的生活,那时我就会接受自己,完全接受。那时,我们不会在意自己的缺陷,那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是的,只有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陷。但人人都不完美,这不是一种病,这不是精神病,不需要被治疗。人生就像一条很长的单行道,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那一条生来就清洁无瑕。玛丽想自杀的时候,电影里放的背景音乐是一首叫《Que Sera Sera》的歌曲。歌中的小女孩问母亲,自己长大了,会美吗?会富有吗?母亲回答,世事难料,一切不可预见。有谁能告诉我们,如果美丽或者富有是每个人面对社会的标准,那么达不到的人,是否就应该自行了断?

只不过,面对自己的缺陷真的很难,难到如同有人会用45年的时间才能克服陌生环境恐惧症。我们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各种表情,频繁地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天了解“完美”的标准,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可也许,当我们悲伤的时候,却没有一滴眼泪,面无表情的时候,脑子里却在微笑。微笑需要学习吗?当马克思平静地离去,他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们宅是因为不完美,我们孤独是因为所有人都不完美。     

当玛丽大学毕业,婚姻美满,且成为出版商的宠儿之后,她的生活“完美”了,进入了正常人的轨道,用这个“标准”来看,身患Aspie的马克思当然是一个有精神疾患的人,需要被治愈。她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Aspie没什么不好,我们生来如此,为什么要改变?”我承认自己没有马克思的胆量来讲这个话。如果我又胖又丑,脸上还有胎记,估计会躲到屋里45年不见人。这个充满完美标准的社会,有多少人能够直面自己的缺陷?      

玛丽其实很幸福。而我们,要到哪里去另一个Aspie患者来把自己所有的倾诉都贴在天花板上?








2《心灵捕手》

精彩影评:

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郑智化在星星点灯中唱出这样的歌词时,不知道内心会有怎样的敬畏?人,从来都是孤独的行者,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残酷,但事实是探寻一个人的内心,是比大海捞针还要难的事。当我们声嘶力竭的呐喊“理解万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自己又究竟了解自己多少?

关于心理题材的影片也不在少数,国内就有张国荣的《异度空间》,吴炎组的《紫雨风暴》。人类对心理学的了解,远没有人类对宇宙知道的多。我们常常在了解、改造别人的同时,也了解、改造了自己。人们常说,身体的累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心累!上帝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感情,那么就让我们学习一下,该如何爱自己、爱他人。

男主角放浪不羁、才华横溢,他就像天边闪过的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在数学方面,他聪明的让人妒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对于他就是两分钟的玩耍。就如同他信手烧掉自己写下的演算草稿时那一脸的不屑。然而很可惜,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命运的戏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一种哀怨,在蝴蝶效应般的命运洪流中,他早已精疲力竭。教授抢过他手中化为灰烬的残页,是妒忌是惋惜?他却怒不可遏,因为他根本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的痛苦,不知道他曾在父亲的皮鞭下度过悲惨的童年,他憎恨成人的世界,不需要任何人的关怀,因为他曾被这个世界上本该最爱他的人折磨过。自我封闭式的保护,是对这个世界极端愤怒的抗拒,压抑了隐藏于心底的爱与被爱的诉求!

有人说,本片带有很强的天才崇拜心理。其实,崇拜英雄、天才、偶像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或者是妒忌、羡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男主角并不算天才,除了数学和化学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不知道如何生活,如何爱与被爱,在颓废与虚无中浪费青春、浪费生命。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痛心呢?正如教授所说:“但愿我从来没遇到过你,不知道有这样一位世外高人远远在我之上,让我妒忌的发狂”。(既生瑜何生亮的扼腕,或许只有那些立于山颠的人才能体会吧?)。“也不用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你扼杀自己的才华。”(有人穷其一生,有人弃之如草芥,上帝就是要这样玩弄人类吗?)。他,能够摒弃阴影,远离玩世不恭,浪子回头么?

男配角[罗宾-威廉姆斯]感情丰富、深邃睿智,我们喜欢这样的人做良师益友!他就像汪洋中的灯塔,或许黯淡却总能在迷失时给予方向。

心里的锁终究还是要自己来开,如果你自己不打开心门,是没有人能够走进你的内心的,即使是再好的心理医生也不行。我很钟情于他在湖畔跟马特的那一段谈话。年少的轻狂终于在知识与经历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正如你在小的时候被告知火是烫的,这是知识;而如果你去摸火,知道了烫的感觉与痛楚,这就是经历。成长历程的个体差异,使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共鸣变的艰难。如何取得信任,便成了心理医生的首要问题,而他终于做到了。。。

想从一段感情的挫折中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段新的感情来填补它,可是他却一直拒绝这样做。这个曾经成功塑造(大力水手)的大胡子男人罗宾-威廉姆斯,这次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眷恋与情谊。

你为什么不找新的恋人?”

她死了”

我是说找一个新的”

她已经死了”

是的,她已经死了。带走了他全部的爱和眷恋,除了在孤独寂寞的时候,翻开自己的记忆。可是,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当他看着马特的眼睛一遍遍的说“那不是你的错”,他打开了那扇心门,也打开了自己的。是的,没有人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当她不可预期的发生了,我们该如何面对?麻木,即非生者所想,亦非死者所愿。

他的朋友[-啊布赖特]饰演,他们为我们展示了一段可遇不可求的友情。

我不是孤儿,不能刻骨的体会那种相濡以沫,相依为命,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他们,是被社会、被家庭遗弃的孩子,孱弱的双肩需要承担生活中所有的风雨。他们滋事打架、随兴而为,貌似强大的背后是极度的空虚和脆弱;他们朝夕相处、形影相随,在彼此的戏谑中感受到生活的存在,咀嚼爱与被爱的关怀和温情。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依为命的生活中,他竟要求他离开,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生活。

你是我的挚友,别误会我的话,如果20年后你依然住在这里,过来我家看电视,陪我干这种工作,我他妈的会宰了你”

你他妈的胡说什么呢?”

你看,你有才华,我们谁都没有”

哦,干吗,我好像老是欠了自己,任人摆布。”

去你的,你并不欠了自己,你是欠了我的,明天我醒来已经50岁,但我依然要做这种他妈的工作,那倒无所谓,你却有个黄金机会施展才华,你没胆量去做,简直一派胡言,我若有你的才华,我什么都肯做,那群狐朋狗友也一样,你再留在此地20年就是侮辱我们。”

你有所不知”

我有所不知?告诉你我知道什么吧?每天我开车到你家门口接你,我们出去喝酒谈心,的确开心。可知每天我最渴望那段时刻吗?就是我下车走向你家门口那十秒,渴望着我敲门时你已经离家远去,连一声道别也没有就离开了,我所知不多,但我知道我确实有过这种想法。”

记得有位朋友曾这样告诉过我,“利益关系恒大于朋友关系”。那么,这些在别人看来的狐朋狗友呢?这一刻,他们的友谊超越了利益,也更超越了江湖义气。如果说心理医生打开了他的心结,那么,他的朋友则为他打开了那扇门。

当他看着朋友们用费铜烂铁为他组装的新车时,他说“这是我见过的最难看的车子了。”是的,这最难看的车子一定会让他珍藏永生吧。

影片的最后,他并没有因为高薪而去做让人艳羡的工作,当他开着汽车去寻找他的女友和全新的生活时,我想,被启示的他一定会抓住自己的未来。

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呢?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吧?

只是,我们是否像男主角一样已经懂得“在自己的生活中,遵循自己的内心呢?”

每个人都活的好艰难,而在生活的道路上遵循自己的内心则更需要勇气。

有一天,当我穿梭与熙来攘往的人流,很不幸,我跌到了。这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有没有在众人面前出丑,而不是自己摔的痛不痛。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与期望中,先是父母期望我们做什么?然后社会又引导我们做什么?面对困惑,我们蜂拥而上,考研、考公务员、留学、炒股,选最热门的专业,挤最赚钱的行业,如同激流中一叶飘动的浮萍。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变换着不同的面具,可是有多少时候?我们又在做自己呢?

你必须努力寻找你自己的声音,因为你等待徘徊的时间越长,你找到她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卢梭说过:大多数人都过着绝望而又沉寂的生活,不要顺从与此。

三毛选择了撒哈拉,你,又打算选择那里?






3《超脱》

精彩影评:

一堆繁琐却有着诸多共通点的故事糅合了这部《超脱》,庞大的故事网被似纪实似写实的影像手法编织的清晰动感。导演那极具个人独特的抽象却自然的影像风格在这部电影里表达出淋淋尽致的自由感。看后会发现,原来故事可以讲的那般的阴郁残忍,原来人物可以设计的那般巧妙自然,原来影像可以让人感觉压抑到喉咙哽咽,这已然不是用一种共鸣来解读的。

看,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其实,这是一类人的故事。

Henry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悲观,但他的世界观是一种乐观。电影从头至尾都穿插了Henry的离奇身世,与其想一味的探究其身世的悬疑,还不如去推测导演为何残忍的设计如此令人心寒的背景。其实这便是悲观故事的起源点,电影里Henry成长的世界唯一的人是妈妈,妈妈自杀,美丽的世界破碎了,从此Henry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妈妈自杀那一刻封存,但这也是挥之不去的梦魔,自闭,独行,阴郁等等悲观围绕着Henry的整个世界,眼泪怎堪诠释内心的痛苦。

看,这是一堆可气的故事,其实,这是一堆悲惨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学校。当然,有学校之外的那段非血缘亲情故事。与其说Henry是在拯救人的世界观,倒不如说他是在自我救赎。全片牵涉到的人物关系网从来没有出现单一的身影。其中深意便是想要传达人性点永远是建立在一种感染搭接的关系之中。Henry的身边近乎都是一群被世态边缘化的人,绝望的人群里还好有像Henry这样救赎世界的人存在。但他终究不是神,再说,哪有自我阴郁的神。但似乎Henry就像是一个救世主,电影的那个世界与现实极其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复制现实,剪切到影像里,操作者便是一位残忍到极致的剪刀手。

看,这是一群咆哮的人们,其实,这是一群乐观的人们。

电影里,人们对炎凉的世俗表达出来的发泄态度不一。Henry无法忍受自我内心的失衡,送走收留的少女,对误会他的同事咆哮。学生群里典型是那位极具艺术天赋的女学生最后选择自杀,老师们里的典型是那位对学生疯狂咆哮的女教师。这些在极致灰暗的影像画面的陪衬下让人为那样一个世界束缚了自我心理,压抑的让人喉咙哽咽。但我始终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了与悲惨极点对立的那样一种乐观极点,便是最后Henry与少女相拥时透过的那一缕阳光,那般的耀眼,那般的明媚,那般的美丽,最后的诗境总结了一个世界,有的仅是共鸣的感触。

电影几乎各个场景戏都是用单一色调作为背景,近乎抽象的剪辑让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压抑阴郁的气氛,但却极好的衬托出整个故事的自由感,超凡脱俗的给人一种直接的心灵揭示与洗礼。影片用较有超现实主义感的诗意搭接了两种极具共通点的世界观,但又是两种对立到极致的世界观,便是悲与乐,那是一个悲中寻乐的世界,那是我的故事,同样也是你的故事,是我们的故事。不管怎么说,人总是要活的自由点,积极点,乐观点,即便世俗布满了束缚。